生产计划---主排程与细排程 |
|
排程计划一定要先计算出生产批(制令单、产品自制件、工序)的「制造周程期间」,才可能正确的排入适当的「时段」内,算出「应开始」与「应完成」的时间,同时试算该「时段」的产能工时,与负荷工时相比较,以免挤入「不可能任务」的排程计划。 计算公式经常是这样的:
「制造周程期间」=准备工时 + 单件标准工时 X 排程数量
|
作业绩效管理---尤其指现场作业效率分析(PAC) |
|
我们得定期(每日,每周,每月)计算作业员的效率,找出效率好的加以及时激励,找出效率差的及时施予辅导,找出比较有问题的制程进行改善,同时还要找出影像现场总绩效的「损失工时」与肇因,进行改善,否则永远无法提升现场效率,最后变成没有竞争力。当然最好依据效率分析资料,对作业员与基层主管给予合适有效的实质奖励(奖金),更能淘汰劣者,使良好贡献者更愿意发挥。
效率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:
毛效率=(完工良品量X 标准工时)/ 总投入工时
净效率=(完工良品量X 标准工时)/ (总投入工时—责任外损失工时)
|
标准成本建立---成本管理的基准 |
|
由于利润越来越低落,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成本管理。成本管理不能只是运用会计手段「做出」成本资料而已,而是要深入到「成本差异分析」,建置出标准成本,以会计方法做出实际成本找出差异之处(例如某料项物料成本超出标准,某制程工序的人工成本太不合理),进行检讨改善,或者严密管制。
其中,标准「人工成本」跟标准工时关系最为密切,以该产品(自制件)的工序(以「工艺流程表」呈现)的「标准工时」,乘以该生产组的「标准工资率」,就可以建立出来。
|
其它运用 |
|
结合IE工程分析理念,提高工时工价设置的合理性,达到生产状态平衡。订单交付时,记录每次走货的情况,便于分析、管理,可以进行工作改善案评价,人力设备需求量估算,流水线平衡改善等。
|